武夷岩茶品鉴网

北京疫情再敲警钟,新增7例死亡病例背后真相

发表时间: 2022-12-21 16:56

北京疫情再敲警钟,新增7例死亡病例背后真相

北京自从12月7日宣布全面解封后,全民核酸取消了、行程码下线了、餐饮和商场恢复了正常营业,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正在慢慢复苏。

可就当人们还沉浸在放开的喜悦中时,一条条关于病毒的消息让人们突然惊醒了,原来对于放开,我们好像并没有准备好。

而就在这两日,北京新增了7例死亡病例。可就在放开之前,明明有人做了统计,广州上一波疫情一共有16万人感染,没有一例死亡病例,许多人都认为北京也会安全度过,可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现在北京的疫情已经到了峰值,许多感染者在亲身经历了第一波冲击后,也是非常想问专家三个问题,这一波从过程来看,是不是有些过于乐观了?

1,在这一波感染高峰里,为什么大家都很被动?

在刚放开时,许多专家都发布了第一波感染高峰的时间预测,其中大多数专家都表示感染高峰会在3周后发生,而实际情况是,放开后的第二天,感染人数直线飙升,医院门诊被挤爆,一个小小的二级医院发热门诊,日接待人数突破2000都是常有的事

仅仅一周时间,感染高峰就来了,发热人数激增数十倍,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退烧药、止疼药紧缺甚至是断货,一时间感觉病毒把整个医疗体系都打崩了。

不管是感染人员还是医护人员,从放开后,一直都很被动,大家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跟许多专家预测放开后的情况完全不同。

而发生大面积感染后,许多专家也纷纷表示这个传播速度确实超出了预期,从数据统计来看,截止到12月20日,北京第一波高峰感染人数已经达到总人口的44.21%,也就是超过900万人已经感染。

现在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定点病床已经全部高负荷工作,而且据官方通报,北京现在的发热人数还在高位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会持续这样的状态,这些结果,相信专家也没有想到吧。

除了医疗体系有问题,就连保证我们安全的退烧药、止疼药居然都买不到,许多感染者在感染后,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发烧的情况,有些人可能身体素质要好,即便高烧不吃药,也能扛过去。

但像老人和小孩怎么办,买不到退烧药,他们真的很难抗得住啊,这也是许多专家所谓的“药品充足”。

专家可能对病毒的研究很有建树,但在管理城市, 管理医院,管理药品上,相信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术业有专攻,不要跨领域提意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样大家就都不被动了。

2,新冠和普通感冒真的一样么?

如果没记错,在疫情放开前和放开后,许多专家都表示这次变异的奥密克戎致病率低,致死率低,可能致死率连0.1%都不到,90%感染者都会是轻症,跟普通感冒基本症状一样,大家不要恐慌。

可经历过的人都应该知道感染后的症状是什么样,高烧来的非常快,而且持续时间长,有些大男人会被疼哭,有的人嗓子疼的如刀割,有的人在感染新冠后,一夜之间会出现白发,还有的人会出现过敏症状。

这么一看,除了感冒有的症状,新冠的症状更为明显,许多感染过的人都表示根本不是普通感冒。

当然,这也不排除一些体质较弱的人,但最起码十个人有8个会说感染新冠和感冒不一样,所以大家别拿新冠当感冒。

现在北京两日新增了7例死亡病例,虽然这些人多数都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但这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新冠病毒绝不是简单的感冒,大家还是要认真对待,尤其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

3,我们这一波还要扛多长时间?

现在北京的感染者已经到达峰值,接下来就是峰值的延续,从目前奥密克戎的变异来看,各种亚型变异毒株已经开始流行,专家张文宏也提出,第一批接种的疫苗已经对现在变异后的毒株没有免疫效果,也就是说,变异后的病毒会存在很多变数,接下来要抗多长时间真的是未知。

其实这个道理就跟三年前刚出现新冠病毒是一样的,当时大家对这个病毒了解非常少,只知道它致死率高,传播能力强,但随着病毒的不断演变,现在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已经降到不足0.1%。

所以许多专家才敢在这个时机提出放开,如果问这一波还要抗多长时间,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两个月,也许时间更长,毕竟病毒在不断变异,接下来它的毒性会变强还是变弱,传播能力变强还是变弱都没办法推算,所以这个事情问专家,估计专家也没有办法回答。

其实写这篇文章并没有对各位专家有歧义,毕竟防疫这三年,各位专家对疫情的走势都做出了精准的判断,也提供了许多很好防疫建议,如果没有各位专家的付出,也许我们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死亡人数会无法估计。

但放开后的疫情,更多的是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协调,比如医疗体系的力量、物流体系的力量,生产企业的助力等等,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对疫情走向有很大影响。

所以接下来还是希望各位专家能结合其它领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判,这样可以从大局上整体把控,单单一方面对病毒的认知,已经很难战胜疫情了。

乐观是好事,毕竟有个好的乐观心态可以很好的减少人们对病毒的恐慌,也可以让人们尽快走出疫情困局,但过于乐观不可取,毕竟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现在还深处疫情无法自拔,我们一定要谨慎走好每一步,尽可能的保护好我们的人民。

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