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11-12 21:08
来源:【大河健康报】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会上介绍,昨天(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要坚持科学精准,立足于防、立足于早,以快制快处置突发疫情,严防疫情外溢扩散和规模性反弹。要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和看病就医等民生需求,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坚决克服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
02.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评估发现,密切接触者3天内检出阳性比例是81.4%,4天达到90.1%,5天达到94.5%,7天达到99.7%。根据这些结果,将隔离期限进一步优化到“5+3”。
对密切接触者,原来是14天,后来变成“14+7”,后来是“7+3”,现在是“5+3”,是这样渐进的过程。少了2天集中隔离,这2天可以省出约30%的集中隔离资源。同时,因为奥密克戎的最长潜伏期是8天,所以采用的是“5+3”。
从原来的“7+3”改成“5+3”,不但没有放松,反而要求更高。这些调整要求我们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落到实处,该取消的也坚决取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高防控效率,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密接的密接感染风险很低,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评估发现,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万,也就是10万个人里面有3个人。通过及时判定并且管控密切接触者,能够降低次密接的阳性率。
此外,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有风险但是不大。但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较多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较多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结合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发展变化,为更好地统筹疫情外防输入和国际交往,便于人员往来,根据前期对入境人员防控措施试点评估结果,对入境人员管控和核酸检测进行优化调整。
◆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随着境外疫情广泛传播,人群感染率较高,导致入境后首次核酸检测Ct值大于等于35的入境人员中既往感染的比例很高,据此,调整了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
◆ 参照北京冬奥会、成都世乒赛疫情防控经验,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特定入境人员设立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对免隔离闭环管理区内的外方和中方人员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个人防护、核酸检测等要求,严防“破环”。
◆ 由于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进一步缩短,同时为防范集中隔离点的交叉感染风险,调整了入境人员隔离期限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保证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主要举措能够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得到贯彻和执行。对于在整治“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和交流;对于一些典型事件进行曝光。
雷海潮提到,最近有些地方出现了对于一些有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人员,没能够及时救治的情况,案例十分令人痛心。在院前医疗急救方面,特别是一旦发生疫情,一定要对日常需要,保证充分车辆,充分人员。
雷海潮强调,不能因为疫情防控为了达到“零风险”就推诿拒收患者。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在会上表示,严禁以车籍地、户籍地为依据,或有涉疫地区行程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禁“一刀切”限制封闭区域末端配送,切实打通配送“最后一米”;严禁实施“静默”或封控管理的城市一律限制货车进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重要物流枢纽集疏运等货车车辆顺畅通行;严禁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格落实“即采即走即追”要求。
在运输途中如遇到过度通行管控和交通物流不通不畅问题,请拨打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292831,或各省应急运输保障电话,交通运输部将一事一协调及时解决。
(大河健康报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张馨月 整理)
来源: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健康中国等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