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品鉴网

优化上饶中心城区交通秩序的实践与成效

发表时间: 2020-09-01 06:49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蔡文逸江西日报记者吕玉玺

行人规矩文明、车辆停放有序、“摩的”难觅踪影、电动车挂牌上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号角吹响后,走出家门的上饶市民总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出行变化:从46条主路到297条支路小巷,上饶公安交警全警上路,聚焦交通“肠梗阻”,将“难点”治成了“亮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畅通堵点

“6时30分前就要到岗,应对这里的早高峰。”8月17日6时20分,记者在上饶市信州区长塘桥执勤点看到,上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张军生已经在路面指挥交通,路面井然有序。

“针对长塘桥车流始终高流量易堵车的情况,我们调查发现,机械设置的红绿灯有时降低了桥面的通行率,反倒是传统的手势指挥更能结合实际。”张军生表示,他们通过人工指挥与红绿灯相结合的方式,由13名包干民警在长塘桥上疏导交通。

通过半年多的坚守,多年的“肠梗阻”终于治好了,过往的市民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群“可爱”的身影,为上饶交警点赞。

在铁路社区,多年的“老大难”也得到了解决。作为一个拥有大型医院、综合商场和3所学校的大社区,铁路社区每天有近万名学生上下学,辖区内有一个中心城区唯一的5条路交叉路口,使得该社区一直是中心城区的“老牌”堵点,如何破题?成为上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铁路社区片长徐远征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经过调研论证,我解题的第一步就是从精准渠化路口入手,增设信号灯,拓宽学校间的连接道路,增设隔离护栏和停车位。”徐远征介绍。如今,铁路社区交通繁忙却有序,堵点成为文明出行“亮点”。

一年来,围绕上饶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决策部署,上饶公安交警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大行动,昔日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通了,道路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根治乱点

连日来,记者走访上饶三清山大道、五三东大道等路段,看到一辆辆小汽车整齐有序地停在新施划的停车位上,刷新了市容“颜值”,也让路面“豁然开朗”。

上饶公安交警紧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全过程,有效根治各类交通顽疾。

——对照标准,治理乱停乱放。当前该市中心城区小汽车保有量近26万辆,而城区的停车位却十分稀缺。在破题治理乱停乱放工作中,该市坚持“应划尽划、停车有位”,合理施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2.2万个;坚持“应管尽管、停车入位”,设置禁停标志标牌860块、97处违停抓拍球机;坚持“应改尽改,停车顺位”,施划停车箭头标志1.2万个,设立顺向停放标志牌76块。

——对话百姓,治理“五车”乱象。该市在整治“五车”过程中,充分听取民意,结合实际,科学决策。尤其面对超标二轮电动车行业标准缺失、无序过度泛滥的难题,上饶公安交警通过设置过渡期、推动立法、宣传引导、严格执法等举措,中心城区于去年8月依法查扣、平稳清退所有超标二轮电动车。针对三轮载货电动车监管难题,从2017年开始,中心城区分区域、分时间、分阶段推动限行措施,依法查处闯限行2万余起。

——对阵顽疾,治理“摩的”载客。2019年7月20日,上饶交警与特警联合组建交特警“摩的”整治联合作战队伍。依据《上饶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依法查处“摩的”非法营运148起。

——对标一流,治理突出违法行为。上饶公安交警对标国内一流城市交管水平,开展城市道路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治理,紧盯无牌无证、闯灯越线、不分道行驶、逆向行驶等7类违法行为,依法治理、严管重罚,各类突出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交通乱象得到有效抑制,文明出行正在成为新常态。

编审:冯星星

监制:邵平